内容摘要:
京剧谭派传人、谭鑫培后人谭孝曾1月19日下午来到深圳做客“戏聚星期六”。活动中,他一展深厚京剧功底,令在场戏迷大呼过瘾。演出结束后,谭孝曾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的专访。谈到京剧艺术在90后乃至00后当中的传承时,他认为“京剧粉丝就是普及京剧的群众基础”。
看现场才能...
京剧谭派传人、谭鑫培后人谭孝曾1月19日下午来到深圳做客“戏聚星期六”。活动中,他一展深厚京剧功底,令在场戏迷大呼过瘾。演出结束后,谭孝曾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的专访。谈到京剧艺术在90后乃至00后当中的传承时,他认为“京剧粉丝就是普及京剧的群众基础”。
看现场才能感受京剧魅力
谭孝曾对于“戏聚星期六”这一开全国之先河的戏曲公益文化品牌十分熟悉,他感叹“能坚持五年很不易,而且办得非常好,这有赖于深圳政府的文化情怀和企业的共同坚持,希望它能坚持举 办下去”。
当天的活动当中,有位年仅8岁的深圳小票友让谭孝曾很惊喜: “我认为京剧的普及首先离不开观众,过去总说从娃娃抓起,今天的表演者最小的8岁,唱得已经相当不错了。只有发自内心的 热爱,加上好的老师、好剧目的引导,才会让孩子有这么好的表现。”
对于有的青年观众认为京剧有距离感,不知该如何欣赏,谭孝曾跟记者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:有 一次他去大学演讲,一位大学生当面向他坦言“不清楚为什么,就是不喜欢京剧”,谭孝曾对大 学生说:“光从电视媒体上难以体会到京剧艺术的精髓,不如选择真正好的剧团、剧目和演员, 自己进剧场,看一看现场的京剧表演是怎样的。”他相信,只要观众看一场好的京剧表演,就能 感受到其中的魅力。一传十十传百,越来越多的观众就会走进剧场,“我相信戏迷的口碑比媒体宣传更真实、有力”。同时他也强调,京剧从业人员也要严格自律,“每次演出都把最佳状态贡 献给戏迷朋友”。
不要苛求青年演员
在京剧历史上,谭派始终被认定为老生中的主流派。后来的余叔岩、马连良、言菊朋、杨宝森等重要的老生流派,都是从谭派衍化出来的。甚至连享誉中外的旦角“梅派”、“程派”的唱腔, 也受到谭派的启发和影响。而且,谭派一门七代从事同一戏种、同一行当,可谓绝无仅有。从谭 鑫培、谭小培、谭富英到谭元寿、谭孝曾、谭正岩,如果算上谭鑫培的父亲——老旦演员谭志道 ,共有七代从事京剧,这无论是在世界戏剧史还是京剧史上都是难得的。
“我超越不了前人”,谭孝曾谦称,“只能尽力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”。作为谭门第六代嫡传人,谭孝曾的嗓音高亢宏亮、韵味清醇,扮相清秀、台风潇洒,且文武兼备,颇具谭派神韵。他获 得过第23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和中美文艺贡献奖等多项国际、国内荣誉,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 为推广京剧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受到各方肯定。
谭孝曾的儿子谭正岩也继承谭派艺术,系谭派第七代嫡传人。谈及现在青年京剧演员的成长,谭孝曾希望人们能以更加包容的眼光看待,“也许现在有些青年演员还处于稚嫩时期,但是通过各种比赛,正在培养挖掘戏剧接班人。大家要求他们水平高是应该的,但请不要苛求,要以爱护的 角度去帮助、支持他们。”他恳切地说,“搞京剧是很清贫的,青年演员今天还坚持在戏剧舞台 上已属不易。希望大家都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么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”
剧场要降低门票价格
谭孝曾表示,现在自己除了上台演出,更多的是研究如何将谭派艺术传承的问题。其子谭正岩正肩负着谭派的发展,希望能将京剧艺术发扬光大,“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粉丝团,而且大部分都是 青年人,所以我觉得京剧不是没有希望的”。在谭孝曾看来,粉丝有的是因戏好而喜欢上演员, 也有的是因为喜欢演员而爱上京剧。
“每次谭正岩有演出,他的粉丝团都会打着标语拿着荧光棒,跟歌星演唱会似的。”在谭孝曾看来,“京剧粉丝就是普及京剧的群众基础。作为专业演员,肩上有一份发展京剧艺术的责任;而 作为京剧爱好者,可以扶植和帮助京剧的发展。互为鱼水,缺一不可”。
谭孝曾是第十届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,在去年“两会”上,他就曾提出“降低剧场门槛”的议题。“青年人收入一般都不高,成百上千的票价怎么让他们走进剧场?”谭孝曾忧心忡忡,“剧 场、剧院应该降低门票价格,政府拨款支持其正常运营,传统民族文化剧目演出时国家应该给予 支持和资金补贴,不能让观众想看但看不起。剧场得让大众都进得去,才能谈到艺术的普及。”